灵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新生
2006年12月,灵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9年开始,灵石县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2016年,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灵石县非遗馆建成……
2006年12月,灵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9年开始,灵石县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2016年,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灵石县非遗馆建成……
数字科技为历史文化注入全新活力、开启崭新未来。昨天,在“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文化遗产领域的新消息、新成果,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创新应用。
数字科技为历史文化注入全新活力、开启崭新未来。昨天(23日),在“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文化遗产领域的新消息、新成果,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创新应用。
行政区划是国家统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标识,地名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江西文物部门与民政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深化部门协作,共同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025北京文化论坛“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于9月23日下午在北京国际饭店国际厅隆重举行,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北京市文物局承办,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年度主题,汇聚来自全球的文化遗产领域权威专家、技术
2006年12月,灵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9年开始,灵石县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2016年,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灵石县非遗馆建成……
9月21日下午,“2025敦煌论坛: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研讨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近20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敦煌,围绕“典范”“高地”建设,分享案例经验,探讨路径方法,积极建言献策。
当百年老字号邂逅文旅消费升级浪潮,融合创新就成了老字号破圈新生的重要法则。从老厨家打造饮食文化博物馆到秋林格瓦斯建立百年文化馆,从华梅西餐重新装修到世一堂开拓新空间,中央大街上的“老字号”正以“品牌+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让“老字号”品牌店成为城市文
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兴市战略,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文明传承,让城市更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明的古都,正凭借数字技
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战略部署,致力于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更具活力和创新力的新型文化业态。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鼓励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支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
9月21日,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行动平台传来重磅消息:河南大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获得授权,成为联合国“水行动议程”(Water Action Agenda)类目下中国唯一获批的黄河水与文化遗产专项计划——“WHENCE Initiative”的官方
9月17日至20日,第九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韩国济州岛举行。本届会议以“重要农业遗产系统可持续保护与社区重建”为主题,从全新视角审视农业文化遗产,将其视为应对气候危机的一种解决方案,并就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展开探讨。来自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
2025年9月23日至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将在京举行。作为“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其中一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沙龙将于9月24日举行,该沙龙包括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专业沙龙和文化遗产数字化监测专业沙龙两部分。
2025年9月23日至24日,“2025北京文化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其中一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沙龙将于9月2
9月1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潘力在会上表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本质是多元主体协同、技术人文共振、跨文明价值共享的能力网络,它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全球流动,更是文明基因的深度对话。
2025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十周年。为全面回顾、总结这十年的工作历程,展示丰硕成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无锡市图书馆等各级各类图书馆联合主办202
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9个国际组织的约800名嘉宾汇聚十三朝古都,为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共同关心的议题建言献策。
9月1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论坛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9个国际组织的约800名嘉宾参会。通过主论坛和专题会议,推动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国际协作机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喀什地区文物资源富集,拥有89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这些散落的文物遗址,镌刻着喀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为深入贯彻《地名管理条例》《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保护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切实加强全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地名文化遗产分类分级规范鉴定、系统保护和有效利用。